在河南浚县这片充满温情与希望的土地上,有一家以爱心温暖患者心的社会福利医院——浚县社会福利医院,它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,被广大糖尿病患者亲切地称为“雷锋爱心医院”。这家医院在岁月的长河中不断成长,如同春天里的幼苗,在人民群众的呵护与信任下茁壮成长,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与口碑,而这一切辉煌成就的背后,离不开医院里那位雷锋式的标兵——巩晓辉院长。
巩晓辉院长,是全国糖尿病协会赫赫有名的糖尿病专家。他师承北京协和医院全国糖尿病协会会长向红丁教授,作为向教授的关门弟子,他不仅继承了师傅的精湛医术,更传承了师傅的医者仁心。同时,他也是医疗行业医疗领域智库专家,凭借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,在糖尿病治疗领域独树一帜。他撰写的十多篇学术论文,其中十余篇被《中华医学论文集萃》和《中华临床医学新进展》等权威期刊收录,为糖尿病的研究与治疗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巩晓辉的人生充满了挑战与机遇。1983年,他来到当时还是公办按摩诊所的河南省鹤壁市糖尿病专科医院工作。那时的诊所,条件简陋,设备落后,面临着诸多困难。然而,巩晓辉并未退缩,他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热情,为诊所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。1986年,诊所面临倒闭的困境,上级领导将挽救诊所的重任交给了巩晓辉。他临危受命,毅然挑起了院长的重担。面对巨大的压力和挑战,他并未气馁,而是积极寻找出路。
1990年,巩晓辉敏锐地捕捉到周围医院缺乏糖尿病专科门诊的商机,他果断决定建立专门治疗糖尿病的医院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,他积极参加全国糖尿病会议、内分泌专科会议,不断学习、积累,与同行们交流经验,探讨治疗方案。他虚心向导师们请教,认真听取他们的讲解,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糖尿病治疗方案。在他的努力下,诊所逐渐走上了正轨,发展成为了一家专业的糖尿病专科医院。
在抗疫期间,巩晓辉更是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担当。2020年武汉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时,鹤壁市糖尿病专科医院也出现了三位新冠肺炎患者。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,巩晓辉没有慌乱,他果断使用“立信牌弱碱性抗炎活蛋白”进行治疗。令人惊喜的是,当天使用活蛋白120克,第二天患者就痊愈了。这三位患者分别是鹤壁市某副市级领导干部和他儿子,以及一位区委书记。此外,巩晓辉还治疗痊愈了一大批有疑似症状的患者,为抗击疫情做出了重大贡献。
巩晓辉不仅医术精湛,更是一位“中西医营养结合”的研究专家。他深知中西医结合的重要性,将中医、西医与营养学相结合,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、有效的治疗方案。他以人为本,用孝心和爱心与慈善管理医院,成为了糖尿病人的贴心人与保护神。
然而,现实却充满了无奈与不公。巩晓辉在为社会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,却遭遇了不幸,失去了人身自由,只能蹲在看守所里备受煎熬。他的缺席,让浚县社会福利医院(雷锋医院)的糖尿病患者们失去了希望,也让那些因病失能的农民们更加悲惨。
2024年1月30日:鹤壁市人民法院二审公开审判巩晓辉案。鹤壁市中级人民法院刑终 125号裁定书:撤销浚县人民法院(2022)豫 0621 刑初 324 号刑事判决、发回浚县人民法院重新审判。本裁定为终审裁定。2024年4月份,被糖尿病人称为雷锋医院的一一浚县福利医院已经关门倒闭了。医护人员难以维持生活,被逼到处上访告状,能不给社会造成恶劣影响吗?现在这个包袱又甩给了政府,由县长出面分流医护人员。这种局面又是谁造成的?
就在人们为巩晓辉的遭遇感到惋惜和愤慨时,一位七十五岁的老人——靳光祥站了出来。他被巩晓辉的科研创业创新精神所感动,决定伸张正义。他冒着卷进官司的风险,三次赴郑州,两次去鹤壁,五次去浚县,耗时一个多月,心甘情愿自付调查费用一万多元。从法庭内的唇枪舌战,到法庭外的民众舆论评说,靳光祥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正义与担当。
靳光祥不仅是一位正义伸张者,更是一位新时代国医大师。他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特邀院士、2022年中科院增补院士候选人、全国中医“五一劳模”奖章获得者、中关村炎黄中医药科技创新联盟副主席、中国智库创新决胜未来代言人、获中宣部“人民楷模”国家最高荣誉奖。2022年至2024年连续三年入选中科院“中国科学家年鉴”。
靳光祥的义举,让人们看到了正义的力量和希望。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人们,无论年龄多大,无论身份如何,只要心中有正义,有担当,就能够为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巩晓辉与靳光祥,一位是雷锋式的标兵,一位是正义伸张者,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医者仁心与正义担当。他们的故事,如同一首激昂的赞歌,在浚县的大地上传唱,激励着更多的人去追求真理、捍卫正义、关爱他人。
在当今社会,我们更需要像巩晓辉和靳光祥这样的人。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,为我们树立了榜样,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和社会的进步。让我们铭记他们的名字,传承他们的精神,共同为构建一个更加和谐、美好的社会而努力。